江苏省灌溉总渠管理处与江苏省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管理处合署办公,为江苏省水利厅直属事业单位。管理处机关位于历史文化名城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故乡淮安市南郊。

管理处现有在职职工近500人,管理着36座水工建筑物,分布于淮安、盐城和扬州3个市8个县(区)境内。管理范围西自洪泽湖畔,东至黄海之滨,南至白马湖、宝应湖。东西距离长168公里,南北距离长约65公里。管理处主要担负着三项管理职能,一是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河入海水道“两条骨干河道”沿线枢纽工程的控制运用、淮河入海水道行业管理以及两条河道河长制相关工作;二是江水北调、南水北调东线第二梯级淮安站、第三梯级淮阴站“两个梯级泵站”的调度与运行;三是白马湖、宝应湖“两个省管湖泊”的管理与保护。

苏北灌溉总渠于1951年11月全面开工,1952年4月底建成,工程西起洪泽湖畔高良涧闸,东至黄海之滨扁担港,全长168公里,设计行洪能力800立方米每秒,设计灌溉面积340万亩。

淮河入海水道于1998年10月动工兴建,2003年6月底完工具备行洪条件,是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确保淮河下游地区2000万人口、3000万亩耕地防洪安全的战略性骨干工程。淮河入海水道与苏北灌溉总渠平行,紧靠苏北灌溉总渠北侧,成两河三堤,西起洪泽湖二河闸,东至扁担港注入黄海,全长162.3公里,近期工程设计行洪流量2270立方米每秒。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于2022年7月开工,总投资近600亿元,设计行洪流量7000立方米每秒。

管理处管理的江水北调暨南水北调东线第二梯级泵站包括淮安抽水一站、二站、三站和南水北调淮安四站,淮安梯级泵站抽水能力400立方米每秒;第三梯级泵站包括淮阴抽水站和南水北调淮阴三站,抽水能力350立方米每秒。我处管理着镇湖闸、北运西闸、南运西闸等分布于白马湖和宝应湖周边的控制工程,担负着近2000平方公里的抗旱排涝任务。

管理处成立以来,在省水利厅的坚强领导下,科学发展,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管理水平、经济实力和环境面貌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伴随着水利改革发展历程,管理处取得了一项又一项荣誉,先后被授予“全国防汛抗旱先进集体”“国家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绿色江苏建设突出贡献单位”“全省水利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