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职工对地涵工程的技术认知、提升职工的应急反应能力,近日,通榆河总渠立交管理所组织开展了专项学习培训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包括参观入海水道二期滨海枢纽临时地涵工程、管理所防汛抗旱预案演练等内容。
活动开始前,管理所通过图纸解析、参数对照与技术规范讲解等方式,组织职工系统学习了地涵工程的基本结构、设计原理及关键指标,为现场实践筑牢理论基础。
在新建临时地涵施工现场,施工负责人结合实体工程详细讲解了涵洞主体与附属设施的衔接逻辑,重点剖析洞首、洞身、挡土墙、护底、防冲槽等水下结构的协同作用;针对水下止水系统,现场展示橡胶密封条的安装工艺等。参训职工通过触摸实体结构、观摩施工流程,对水下隐蔽工程的防渗体系、抗冲加固等关键技术形成直观认知。
参观结束后,管理所组织全体职工开展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演练。本次演练模拟工程范围内遭遇强降雨引发汛情的紧急场景,严格按照“组织体系宣贯—应急推演—响应结束”三个阶段实施:管理所负责人首先系统解读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组织体系、职责分工及响应流程,重点明确预警发布、信息报送、抢险救援等关键环节要求,确保人员、物资、设备迅速到位;从应急响应启动到险情处置,各工作组按预案开展信息传递、隐患排查、抢险救援等科目演练,重点检验各工作组在指令接收、联合处置、动态补位等关键节点的响应效率;演练结束后,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综合研判险情解除条件,有序终止应急响应并开展总结。演练中,参演职工反应迅速、配合紧密,险情上报、指令传达、处置反馈等环节衔接流畅,展现了高效的应急处置能力。
本次活动通过“理论学习+现场实践”双场景联动,有效破解了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脱节的难题。管理所负责人表示:“防汛抗旱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须臾不可松懈。我们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针对演练中暴露的细节问题优化流程,持续完善应急预案,加强物资储备和隐患排查,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全力筑牢汛期安全防线。”下一步,管理所将持续开展“技术微课堂”、“工地实验室”等特色培训,助推职工队伍专业能力提质升级,为水利工程高质量建设注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