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淮河上中游降雨影响,淮河干流来水量持续增加,洪泽湖水位持续上涨。省灌溉总渠管理处密切关注雨水情形势,加强会商研判,迅速从长期抗旱调水模式调整为泄水保供状态,灌溉总渠沿线水闸工程全面投入运行,全力保障区域防汛安全和用水需求。
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检查维护
管理处始终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严格落实汛期值班制度,处领导直达一线检查运行管理情况。处管水闸工程加强巡视检查,自动巡检与人工巡查相互印证,提升巡查实效。实时跟踪掌握工情、水情变化,强化信息报送,多措并举保障工程安全运行。泵站工程利用停机窗口期对机组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维护,消除安全隐患,补充备品备件,确保设备时刻处于“战时状态”。此前,淮安站已累计运行超200天,抽水总量接近历史极值。
科学精准调度,综合利用水源
管理处严格执行上级调度指令,灌溉总渠沿线高良涧闸、运东闸、阜宁腰闸当前分别以460立方米每秒、200立方米每秒、200立方米每秒投入运行,根据上游来水情况,适时科学调整下泄流量,保障沿线工农业生产及航运用水需求。同时,六垛南闸积极利用泄水契机,开展下游河道清淤工作,并根据上游来水流量和下游潮水位变化,及时调整过闸流量,确保清淤效果最大化。此外,积极探索推行河道长效清淤机制,进一步提升灌溉总渠行洪能力。
创新智能管理,全面监测管控
运东闸、阜宁腰闸以加固改造为契机,全面建成单元化水闸自控体系、全要素全天候动态水闸监测感知体系和水闸运行管控辅助决策体系。在工程运行期间,该体系对水工建筑物、配电设备、发电机组及上下游河道等实时情况进行无死角、全天候的监测感知,将真实工程的三维模型、实时视频和运行数据深度融合,引入人工智能实现风险智能识别,完成了从“人盯人防”到“数字驱动、智能管控”的升级,为水闸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当前淮河流域仍处于汛期,省灌溉总渠管理处将认真贯彻落实省水利厅关于防汛抗旱工作的部署要求,坚决扛起防汛防旱主责主业,一以贯之抓好工程运行管理,综合利用上游来水资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水利支撑。